冠心病,教授,患者,心肌,因素

提問: 冠心病怎么預防? 問題補充: 請問冠心病怎么預防?可以喝酒么?謝謝 医师解答: 冠心病的預防及診療現狀 訪我國著名冠心病專家邵耕、許玉韻教授   心腦血管疾病是危害人類生命和健康的第一殺手,而冠心病是其中的罪魁之一。看看冠心病可能造成的臨床癥狀:心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和猝死等,哪一個不讓人聞之色變。   邵耕教授和許玉韻教授都是我國著名的冠心病專家。邵教授已經80多歲了,50多年來,他一直致力于冠心病的研究,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在接受記者采訪,談到冠心病時,他說,最應該告訴讀者的就是一個“早”字,一是早發現,二是早救治。   冠心病的發病現狀和幾個危險因素   據最新統計資料,2000年全世界有1700萬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占全球各種原因總死亡人數的1/3,預計到2020年這個數字將增至2500萬,而其中80%都在發展中國家。   邵教授說,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在我國的發病率也逐年上升,僅以他所在的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為例,70年代,一年確診的冠心病病例不過二三十例,到80年代,一年的病例六七十例,90年代,漲到100多例,到現在,每年二三百例。   冠心病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的簡稱,也稱缺血性心臟病。心肌的血液供應來源于發自主動脈根部的左、右兩支冠狀動脈,這兩條動脈及其分支常發生粥樣硬化。冠狀動脈管腔狹窄超過50%—70%時,會致使心肌供血不足,甚至完全堵塞,出現心絞痛等明顯的臨床癥狀,這就是冠心病。   冠心病的病源至今尚不明確,但邵教授說,冠心病的危險因素卻是很明確的。有些危險因素是不可改變的,如冠心病表現出的比較強的遺傳特性。還有年齡因素。冠心病以老年人居多,女性比男性發病晚十年,女性發病一般在絕經后。不過近年來,冠心病露出年輕化的苗頭,50歲左右的男性患者開始增加。   許玉韻教授說,目前醫學界普遍認為,影響冠心病發病的危險因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高血壓。冠心病的發病及其合并癥所造成的死亡,是隨著血壓的升高而增加的。   2、血脂異常。血脂異常是指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及甘油三酯升高,以及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降低,無論哪項異常都伴有冠心病發病率和死亡率的增加。   3、糖尿病。現在有這樣一種說法:得了糖尿病就相當于得過一次心梗。這個說法并不為過,因為糖尿病對全身的血管都有破壞作用。有研究發現,沒有得過心梗的糖尿病患者與沒有糖尿病的心梗患者具有相同的死亡危險,而患過心梗又患有糖尿病的患者,8年內有近一半死亡。糖尿病患者處于冠心病的高度威脅之中,都必須定期進行冠心病的檢查。   4、吸煙。吸煙尤其對心血管毒害最重。煙草中的尼古丁可使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外圍血管和冠狀動脈收縮,并使血壓升高。另外,還可使血中一氧化碳濃度增高,導致血液攜帶氧的能力下降,誘發和加重動脈粥樣硬化。國外研究表明,男性吸煙者的總死亡率、心血管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比不吸煙者增加1.6倍。吸煙者致死性和非致死性心梗的相對危險比不吸煙者高2.3倍。   許教授說,如果家族有男性在65歲以前,女性在55歲以前發生冠心病,也要特別注意。其他危險因素還有肥胖、缺乏鍛煉、長時期精神緊張和情緒因素等,焦慮、抑郁、情緒激動往往是冠心病的導火索。   心絞痛,冠心病最常見的癥狀   心絞痛是冠心病最常見的臨床癥狀,認識和重視心絞痛對預防心梗意義重大。邵教授說,對于冠心病患者來說,要特別注意勞力型心絞痛,因為勞力型心絞痛癥狀非常明顯,但往往被患者忽視。   勞力型心絞痛是指患者在安靜休息時不會感到身體不適,然而在走路、爬樓、上坡或做其他運動時,心臟負擔加重,所以出現胸悶、憋氣等不適感。邵教授說,“心絞痛”這個名稱對患者有些誤導,因為心絞痛的感覺并不是“胸痛”,而是胸部悶、憋、堵、脹、發熱等,部位在心前區、胸骨后,有拳頭大小,發病過程持續一兩分鐘。一般患者停下來歇一會兒、休息休息就好了。   許多人出現這樣的情況,以為年齡大了,體力不濟,很正常,并未意識到這就是心絞痛。邵教授說:“在門診中,許多患者都是這些不適屢屢出現,病情已經發展到明顯限制日常生活的程度了才上醫院。一問,好幾年前就有這樣的癥狀了。”所以說,如果在日常生活中出現這些癥狀,就應該馬上去醫院檢查。   上述癥狀在早期還屬于慢性的穩定型的心絞痛。出現癥狀,有經驗的患者含服硝酸甘油一兩分鐘就可緩解。如果發展為不穩定型的心絞痛,以上癥狀就會加重,疼痛加劇,時間延長,含服硝酸甘油效果不明顯。倘若不活動、不勞累時也胸悶不適,甚至晚上睡覺時被憋醒的話,就要小心心梗了。   邵教授說,從穩定型心絞痛發展到不穩定型心絞痛,再發展為心梗,癥狀逐漸加重。這個過程其實患者心里是有數的。可能以前走兩站地才開始難受,而現在一站地都走不下來了。患者要注意這些信號,早去醫院檢查,做相關治療。   還有不少冠心病患者從來沒有癥狀,許教授特別提醒有多項危險因素的人更要小心冠心病,要定期檢查。   心肌梗死,冠心病最緊急的情況   心絞痛一般歷時1--5分鐘,很少超過15分鐘。如果心絞痛持續時間延長,超過30分鐘,患者大汗淋漓、面色蒼白、躁動不安、有瀕死感,含硝酸甘油不能緩解,就要意識到發生急性心梗了。   心梗多見于男性,多數病人在40歲以上。勞累、情緒激動、飽食、受寒及便秘等都是常見誘因。這些原因都能直接或間接地使冠狀動脈發生痙攣,使本來已經硬化、狹窄的冠狀動脈完全閉塞,或者粥樣硬化斑塊形成的血栓堵塞了冠狀動脈,造成心肌長時間缺血缺氧,引起心肌局部壞死而發生心梗。   發生心梗并不可怕,關鍵是及早救治。死于冠心病的人,有一半到2/3死在了醫院外面,許教授非常惋惜地說,這些人中的大部分如果能夠及時送到醫院,或者及時就地進行心肺復蘇,生命就能夠得到挽救。   發病后,1小時到急診,可挽救大部分壞死的心肌,6小時內來,好處也很大,12小時才到醫院,效果就不好了。邵教授說,只要早來,目前的治療手段是非常有效的,他有個親戚前段時間發生心梗,半小時內到的醫院,醫生給他做了冠狀動脈造影,進行冠狀動脈擴張術,兩周就完全恢復了。邵耕教授說,所以我們心血管學界有句名言,叫“時間就是心肌,時間就是生命”。   冠心病治療技術的發展及5道防線   冠心病是一種生活方式病。除了年齡和遺傳因素外,影響冠心病發病的危險因素大多都是可以改變的。高血壓、糖尿病患者要將血壓、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圍內。血脂異常與飲食有關,所以要少吃動物性脂肪,同時要戒煙,加強鍛煉,控制體重,平和心態,疏導不良情緒。   目前,針對冠狀動脈粥樣硬化還沒有有效的藥物治療方法,服用硝酸甘油等硝酸脂類冠脈血管擴張劑不失為緩解心絞痛最有效的方法,但缺點是不能從根本上改善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導致的血管狹窄。   許玉韻教授向記者介紹了近半個世紀以來冠心病治療技術的發展。上世紀50年代是以保守治療為主,針對癥狀使用藥物,心梗的死亡率在40%—50%;到了60年代,由于監控設備的使用,對病人的搶救更及時,心梗的死亡率有所降低;70年代心臟搭橋手術的成功是治療冠心病的一大進步;此后的七八十年代,經皮穿刺冠狀動脈成形術以及支架擴張技術,都可以及時挽救心梗患者的生命,但是還有20%以上的病人會出現冠狀動脈再狹窄;現在,通過使用帶藥的支架,可以防止血管壁增生以及血栓生成,再狹窄的可能性只有2%—8%;同時搭橋手術也有很大的發展,使用動脈血管搭橋后,95%的血管保持5年以上的通暢,85%保持10年以上。   邵教授說:“治療手段的進步是一方面,關鍵還依賴于,發生心梗,早送醫院。” 著名的心血管病專家胡大一教授曾經說過,冠心病有5道防線。首先是防發病,要“防患于未然”;第二要防事件,冠心病患者要預防發生心梗、腦卒中等嚴重事件;第三要防后果,發生心梗或腦卒中要及時送醫院搶救,防止往更壞的方向發展;第四是防復發,防止心梗、腦卒中等復發;最后是防心力衰竭,反復發作心梗,心臟擴大最終容易發生心力衰竭。守好這5道防線,會有更多的人擁有一顆充滿活力的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oreo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